|
|
 |
全球化工业并购重整迎接2010年弱势复苏 |
 |
|
|
|
|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化学工业的表现大相径庭。西欧、北美及日本等国的化工行业仍在与恶劣的经济环境苦苦争斗。据有关报告显示,全球化工行业大型并购交易活跃度在两年内有望恢复到2006年和2007年时的水平。 据投资银行说,在2009年年初达到最低点后,全球化工业的并购将在2010年复苏,因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而冻结的一些交易可能在今年复活。预计随着工业生产在200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开始回暖后,全球化学工业正在进入弱势复苏轨道。而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化工行业利用国内需求继续增长的机会不断增强实力,在全球化学品市场中占据了更多份额。而且未来几年这一差别还将扩大。 全球化工行业并购将掀起复苏热潮 在这一轮并购交易复苏潮中,西方公司将成为并购的目标,现金充裕的中国和中东地区的公司将成为买家。中东地区的公司拥有原料丰富且价廉的优势,当前正在寻求化工行业的投资机会,倾向于收购西方公司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西方公司处于对旗下业务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关键时期,并正与金融危机导致的疲软市场需求进行苦苦斗争。预计西方化工行业市场的需求到2011年才能恢复到2007年时的水平。未来1两年中,西方化工行业将继续集中精力应对经济衰退带来的严峻影响,不太可能抽出精力和现金进行大规模的业务并购。 2009年全年,私人资本买主买债券比进行收购更活跃。现在私人资本公司进行并购,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管线方面可供出售的资产不多,并购的价格不能促使公司出售。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有很大恢复,大约是历史价的7-9倍,但没有转到并购市场。收益没有好到促使卖主到市场出售的程度,但在2010年将逐渐出现。 许多最大的化工公司不急于做大交易。由于金融市场不景气,资产的买主仍比较少,做较大的交易没有推动力。到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行业产品生产国,而中东地区的产能扩张将使欧洲化工行业中竞争能力不高的产能面临淘汰的结局,这部分产能约占欧洲石化总产能20%。 化工行业2010年整体呈现弱势复苏 发达国家经济好转带动化工行业逐步走出低谷美国、欧盟等经济体逐步走出低谷、开始复苏,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零售额均环比增长,PMI指数连续突破50,经济开始步入扩张期。受益于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化工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弱势复苏,化工行业生产指数企稳,同比降幅收窄。 欧洲化工理事会(Cefic)称,从第四季度的情况来看,欧洲化学工业开始显现回升态势,Cefic预测欧洲化学工业今年产量将增长约5%。美国化工理事会(ACC)称,不计医药化学品在内,美国化学工业产量去年下降9.4%,今年则将比去年增长3%,但仍难达到经济衰退前的水平。金融危机使美国和西欧的化工产品产量下降了15%~16%,按当前的预计,到今年底,欧洲化工品产量水平不仅仍比2008年首季时低11%,甚至比2005年还要低5%。 国内下游先导性行业景气轮动拉动化工子行业次第复苏。汽车销售复苏,带动上游轮胎、炭黑、改性塑料等行业需求上升;纺织品复苏,带动了上游化纤产业链;房地产消费复苏,带动有机硅行业需求上升;预计纯碱、氯碱需求滞后于房地产投资复苏。 国外分析人士还认为,即使到2012~2013年,欧洲化学品产量也难以回升到衰退前的水平。美国化学品产量只有以年均3%~4%的增长速度平稳增长3年,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水平。由于预期国内市场需求在较长一段时期都将处于萧条状态,发达国家的化学品生产商开始削减其在本国的资本投资。跨国公司将其大多数的化工项目建在发展中国家,从而使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工市场中的力量越来越强。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10/1/15 10:12:0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