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武汉遭遇5年来最大气荒 |
 |
|
|
|
|
天然气要涨价了?这一说法近几个月一直在武汉流传。而一场40年同期最大降雪,更让这一说法变得有点靠谱。
下雪以来,晨报陆续接到多处居民反映供气不足。家住鲁巷碧水花园的谢先生称,平时烧一壶水只需5分钟,最近几天得十多分钟。于是,市民在继前几天“囤菜”后,开始疯狂“囤气”。(记者陈永权)
记者探访
“充气”点排长龙
昨日10时20分,记者来到位于台北路的天然气公司北湖营业厅,7个缴费窗口全部排成了“长龙”,150多人把整个大厅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称,平时只开放三四个窗口就可以满足市民的充值,从前天开始,所有窗口开放仍然忙得不可开交。
从汉口新华家园赶过来的市民宋女士称,她8月份已经充了150立方米气量,还剩40立方米的气量,但最近天气突然变冷,天然气现在供应紧张,家中做饭、烧水、洗澡都用天然气,怕到时不够用,所以“从单位请了半天假赶来充气”。她说,已经排了半小时的队了,但只充了10立方米的气量,原因是天然气公司规定“4个月内只能充160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天然气公司其他营业厅情况也是如此,涨价传言和气压不足引发了天然气的大抢购。
3000商户停(限)气
11月中旬以来,近40年罕见的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波及全国,导致全国天然气用量集体攀升,气源告急。我市于11月12日拉响天然气供应红色警报,启动紧急预案。截至昨日,我市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全部停气,改烧其他能源;近3000家商业门点除正常餐饮用气外,也全部限停。尽管如此,我市仍遭遇了2004年川气入汉来最大的气荒,天然气缺口达100万立方米,且每天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气趋紧。
供气压力减少一半
昨日,记者来到市天然气公司调度中心看到,电脑仪器上管网压力数据不停地闪烁,处于红色警示状态。工作人员介绍,正常的管网压力是1.0兆帕以上,但是目前实际压力只有0.5兆帕。难怪不少市民反映,近日烧水、做饭总感到火苗特别小,平时烧一壶水只需5分钟,最近几天得十多分钟。
据悉,如果管网压力继续降低,我市整个天然气管网将可能瘫痪,甚至引起全市停气。
原因分析
寒潮是气荒直接原因
今年9月,因上游天然气气田大规模检修,我市曾出现10天“缺气期”,全市的士停止供气,为“历史罕见”。本次缺气从11月初开始,到目前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为何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造成影响如此之大?
昨日,天然气公司新闻发言人余国华分析,造成本次气荒最直接的原因是,从本月初开始的寒潮雨雪冰冻天气。
他介绍,由于天然气属于全国统一调配供应,寒潮的到来势必引起天然气用量集体攀升,“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各城市天然气均供应紧张。武汉连续多日气温在0℃左右,出现罕见“气荒”也就不难理解了。
采暖设备成“夺气”主力
工、商业用气都停掉了,为何居民用气还这么紧张?余国华称,居民家中壁挂炉、移动采暖炉等大功率采暖设备激增,是造成用气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我们都没想到的!”
他说,我市非采暖季节,居民用气量只相当于总供气量30%左右,还有70%为工商业用气,对工商业用气限停后应该能满足居民用气需求。
但是,通过最近几天对燃气充值户初步统计,我市约3~5万户家庭在使用壁挂炉等大功率采暖设备,而3年前还不到1万户。“可别小看这些壁挂炉用户,一户人家的用气量就达10到15户普通家庭用气量。”据了解,壁挂炉用户一个月的气量约在300立方米左右,而普通家庭用户只需约30立方米。
市民疑问
气荒短期能解决吗?
据悉,为缓解气荒,市天然气公司早在今年6月20日就限量供应民用天然气,按照规定内容,民用IC卡普通客户,每4个月最高充值限额为160立方米;民用IC卡采暖客户,在冬季采暖期间,每两个月最高充值限额为600立方米(非采暖季参照普通客户执行)。即使如此,气荒短期内能解决吗?
市天然气公司称,一方面在维持管网压力,保证全市不“断气”的情况下,正积极争取中石油、中石化等供气方的支持,增加对武汉天然气的供应量,另一方面,继续对全市工商业用气停气,全力保障居民正常供气。
解决方案
建大型储气设备请市民节约用气
据《武汉天然气五年规划》披露,我市目前天然气每年为7亿立方米,不到两年将达12亿立方米,而目前我市每年供气量只有5亿立方米,缺口达7亿立方米。
业内人士分析,武汉天然气目前全靠中石油忠武线和淮武线两条天然气输气管线供气,无论上游检修或天气陡然变化都会导致供给武汉的气量缩减。而在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已从国外进口液化天然气,北京还建设了天然气储气站,以备不时之需。
对此,余国华也认为,要扭转武汉脆弱的天然气供应,必须改变当前能源供应单一局面和用气结构,目前,正在和有关方协调商讨,争取2010年新增2条输气管。同时,我市投资16.4亿、干线全长240公里的天然气高压外环线工程已接近尾声,今年12月份即可储气,届时可大大缓解用气压力。
但业内指出,工程建成后也只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气和主要公共设施3天的用气量。从长远考虑,我市必须兴建大型储气设备,以便预留供气能力,调峰用气。
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年丰称,发展天然气不能盲目扩大用户,必须在能源保障基础上,合理控制用气速度,在当前全国天然气紧张情况下,应采取多形式的双燃料或混合燃料,如油气同用、电气同用设备,减少对天然气过度依赖。
市天然气公司呼吁,在目前气荒的情况下,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靠广大市民节约用气,采用其他替代供暖设备如空调等。再次,尽量避免用气高峰,避免在洗澡做饭同时启用。
据了解,我市目前仍在低温天气之中,但是11月22日以后气温回升明显,待老天脸色转好,我市用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
105元!坛子气三天涨价两次
昨日起,江城坛子气价格再次上涨,14.5公斤家庭装每瓶由99元调为105元,涨幅达6元,这是三天内第二次涨价,且创今年8月份提价来最大涨幅。
“3天内,坛子气怎么又涨价了?”昨日,本报刊登《家庭装坛子气每瓶涨到99元》后,接到10多位居民打来电话,家住汉口宗关水厂附近的曹女士致电晨报称,清早,去换气时发现一瓶14.5公斤的“家庭装”已经从99元涨到105元。
记者随后联系武汉市最大坛子气供应商――武汉武煤百江燃气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坛子气昨日确实进行了新一轮的价格上调。具体调整内容是:14.5公斤装每瓶由99元调为105元,49公斤装由344元调为364元,4.8公斤装由34元调为36元(以上价格均不含送气费)。此外,佳能气(14.5公斤装)每瓶价格由110元调为118元(含送气费)。
至于涨价原因,该公司负责人称,因受液化气采购价格上调的影响,作出上调城区内瓶装液化气价格的决定。这不禁引起市民质疑:公交、的士、水电气提价都要提前搞听证才能通过,坛子气怎么就能随便在3天内两次涨价?
市物价局商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坛子气价格属于物价部门“放开”的价格,为市场定价,即企业可根据其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适时调整价格。与之不同的是的士、天然气价格,属于政府定价范围,调整价格需向物价部门申请,并经听证会、成本审核等程序,才可确定能否调价以及调价幅度。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09/11/20 10:44:3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