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一五”节能减排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对接 |
 |
|
|
|
|
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十一五”以来单位GDP能耗已累计下降13%,预计下降20%的总体目标到明年年底有望实现。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将节约标煤6.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 在此消息公布前,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全年“保8”已成定论。由此人们注意到,以往所担心的环境保护和节能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没有出现,相反,节能减排积极推进,经济增速逐步上行,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动向。 20%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具体指“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按此任务推算,只有单位GDP能耗年均降低4%,到2010年才可能顺利实现节能目标。但前两年的降幅偏低,随着节能减排任务实施进入第4个年头,今年是目标能否完成的关键一年。 从数据看,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而今年上半年已完成3.35%,累计完成降低能耗13%以上。国家的重视以及政策的有效落实已成为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此前,国务院于2007年6月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了43项具体措施,涵盖了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投入、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等诸多方面。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得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前8个月,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累计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51%;主要耗能行业中除建材行业能耗同比增长2.83%以外,冶金、有色、化工、石油石化、煤炭、轻工、电力行业同比下降1.97%至14.22%。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众多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重要纽带。 对于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有关专家建议,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思想。因为不管是发展知识经济还是循环经济,最终要靠人来实施。各级领导、企业家乃至工人都要转变思想,这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第二,逐步改造耗能多排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国家建立了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工业园区,这些都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具体实践。第三,加强技术开发。在开发生态修复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国家应多给予鼓励和支持。第四,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的系统理论。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09/11/16 8:57:3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