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巍华化工公司来了,杭州回音必集团来了,乐清市化机公司来了……随着浙江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的逐年上涨,浙江的化工及相关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寻觅新的发展空间。而具有地缘优势且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优化的江西,已成为浙江化企外迁的主要栖息地。仿佛一夜之间,浙江的化工企业就遍布了江西省的东南西北。
“江西因为靠近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而变得炙手可热,许多浙江化企将生产线拉到江西。这些都意味着,拥有人力、土地、政策等优势的江西开始成为浙江企业青睐的生产‘大后方’。”江西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相关人士9月16日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浙江化企的西迁,已从单一企业外迁,向同一区域、同一行业企业结伴外迁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赣浙两省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7133项,浙商在江西实际投资1082.82亿元,占同期江西引进外省资金的35%以上,其中化工医药类项目占30%以上。杭州冠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钱江生化公司、浙江龙达集团、温州南方投资集团、浙江拜克开普化工公司、杭州科本化工公司、天台天新药业公司、浙江海翔医药化工公司、浙江龙盛集团、中国天行集团、浙江东阳化工公司、浙江新三和医药化工股份公司、新昌恒升化工公司等大批化工企业纷纷在江西投资,或把工厂搬到了江西。
江西碱业有限公司是今年上半年由杭州冠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近40亿元设立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徐云华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说:“江西是我们投资的首要选择地。因为这里有能源价格优势,通过采用昌昱新型富氧型煤气化技术,可使企业的合成氨原料煤完全实现本地化;我们还与江西煤炭集团建立了战略联盟,使原料煤有保障,价格稳定。据测算,工厂投产后吨原料煤价格为500元左右,吨盐直接成本只有131元,吨产品的综合成本可控制在700元以内,低于国内同行现有水平。”
徐云华分析说,江西区位及运输成本优势明显,且周边省份联碱企业少。江西铁路、公路、水运方便,企业产品运送到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均可在8至10小时内到达;运到湖南、湖北、安徽等省最快4小时内就可到达。
江西南城红都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浙江东阳一家民营化工企业在江西南城县投资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关键原料二羟甲基丁酸(DMBA)。谈及浙企西迁江西的原因,该公司副总经理程迈说,现在劳动力资源、土地、水电等诸多因素严重限制了浙江中小化工企业的发展空间。比如,浙江东阳的地价是江西南城县的5倍多;东阳的人均月工资是江西南城县的2倍。更要命的是,浙江水电供应紧张已是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而南城县水源供应充沛,水费仅为绍兴的一半,电费也便宜了不少。
乐清市化工机械厂2003年西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江西昌昱实业公司。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使企业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乐清市化工机械公司、昌九昌昱化工公司、东莞安克科技公司等子公司,年销售收入2.4亿元的大型化工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郑小伦告诉CCIN记者,由于南昌市有亲商、安商的好政策和良好投资环境,他们积极参与江西国有化工企业的改制,合资兴建了年产8万吨双氧水项目,走上了化机化工联合的发展之路。 江西新干盐化工业项目促进办公室刘国群主任告诉CCIN记者,盐资源优势使得该县成为浙江化企关注的重点区域,继2005年4月底由浙江萧山投资者以2150万元买断原国有江西赣中化工厂资产产权,成立江西赣中雪峰化工公司开发盐化工项目以来,特别是江西碱业公司年产120万吨纯碱、120万吨氯化铵项目启动后,浙商投资盐化工热兴起。
截至8月底,新干县盐化城又在台州先后与浙江台州联盛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祥和化工有限公司、台州鹰自达塑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门化工公司、温州新富特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5000吨盐酸乙醚和丁醚、7000吨氯化产品(医药中间体)、1.5万吨氯化石蜡、20吨贝那普利等12个项目,签约金额为26.3亿元。
目前,在江西的新干盐化城、乐平市精细化工园区、万年县化工产业区等地,围绕盐产业、氯碱、氟资源上下游产业链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浙商和浙江化企,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九江湖口金沙湾工业园区、宜黄塑料化工产业基地等也都是浙江化企整体迁移带来的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