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10月底,陕京二线的增输工程就可以投产,供气能力达170亿立方米。”说起北京的天然气供应,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打开了话匣子。北京市民现在使用的天然气有来自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青海油田等多种气源,用他的话讲,可谓“品种丰富”。刘磊向记者透露,到明年下半年,北京市民还将用上来自中亚地区的“进口气”。
刘磊告诉记者,“在陕京输气管道建成后的12年里,共为北京移走了十座千万吨的煤山、渣山,相当于每年为北京搬掉一座1200多万吨的煤山,一座数百万吨的渣山,减少10万吨以上的粉尘和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1998年,北京每年能源总消费量中,煤炭和焦炭的比重超过了3/4,在全国47个环境污染重点城市的排名中,北京市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名列倒数第二。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年52个星期就有20个星期空气污染指数为四级,这意味着北京人一年里有2/5的时间是在中度污染环境中度过的。
控制大气污染,还北京一片蓝天的计划从1996年开始启动,那年3月,全长918公里的陕京一线开工建设,这是我国第一条横跨陕西、山西、河北和北京三省一市的大口径高压输气管道。一年半后,陕京线开始为北京市输气。很快,北京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就以年20%的速度增长。
来自北京市燃气公司的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城市居民燃气炊事化率已超过96%。2008年,北京市区燃煤比例已从原来的3/4以上降低到1/4以下。2004年,北京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从1998年的12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了60微克/立方米的国家二级质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