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石化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在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表示,推进结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是世界石化行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发展清洁化工的重要途径。
王天普表示,发展清洁化工,推进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石化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多年来,中国石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国家给中国石化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这在中国企业中是第一家。
对于发展清洁化工,中国石化主要采取了以下五方面措施:
推进结构调整。中国石化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大幅降低能耗、物耗。经过努力,中国石化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炼化企业集群。同时,对规模小、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重的落后生产设施进行了关停并转。2006年以来,已淘汰落后的炼油能力650万吨/年,锅炉能力3110吨/小时。
充分依靠技术进步。中国石化历来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发和推广了一些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在炼油技术上重点推广优化换热流程、加热炉强化传热等技术,在化工中主要推广吸收式热泵、扭曲片管强化传热等技术。在节水减排方面,组织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开展“一条龙”攻关,开发节水减排的成套技术,完善了炼化等72项节水减排的技术,每年可节约用水1119万吨,污水排放也减少了1279万吨。
优化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国石化积极实施“煤代油、焦代油、气代油”工程,对化肥装置实施煤炭或者高硫石油焦原料路线改造,对燃油锅炉实施高硫石油焦燃料路线改造,对石脑油制氢装置实施天然气原料路线改造,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优化了资源利用。同时将原油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了物耗、能耗比较低,综合体制比较好的企业,提高了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管理。中国石化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每年有针对性地下达一系列的节水、节能和环保指标,并且层层抓落实。把落实的指标与经济责任制的考核,与干部升迁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管理,努力实现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实现装置的清洁生产。
加强三废综合利用。中国石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三废”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开发和推广了火炬气、油气、污水、污油回收等一系列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使“三废”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污水治理,解决了一些突出的环保问题。同时,利用国家“三废”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所属企业不断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