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欧盟国家陆续对干燥剂说“不” |
 |
|
|
|
|
今年1月29日,欧盟成员国通过了“保证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消费品不会投放欧洲市场”的决议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如果消费品或其部件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超过了0.1毫克/千克,或者产品本身已声明了其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就将被认定为“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产品,其将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流通和销售。 据介绍,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通常被用作防腐防霉剂产品,常用于皮革、鞋类、纺织品等的生产、储存、运输中。但自去年10月起,法国、波兰、芬兰、瑞典和英国等国相继发生消费者富马酸二甲酯过敏事件。有鉴于此,各国相继限制甚至禁止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座椅及鞋类制品上市。 “我们的鞋出口一般经海运,要飘洋过海一段时间才能到达欧洲,保持干燥是必须的。”广东鞋业商会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该项“决议草案”无疑成为了制约我国鞋类出口企业的一大技术壁垒。 据了解,该项决议草案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在此之前,法国、比利时已采取了具体措施,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富马酸二甲酯的鞋和座椅。西班牙也出台规定,禁止任何接触到皮肤的产品含有富马酸二甲酯。 根据这项决议,所有输欧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毫克/每公斤。看似毫不起眼的干燥剂,在集腋成裘的效应下,给鞋类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珠三角向来是我国鞋业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惠州为例,目前共有出口鞋类企业150家。此前,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于企业出口到欧盟的鞋类产品中使用的干燥剂和皮革抽查33批,抽查的样品经检测全部合格。显现出中国鞋类出口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迅速反应能力,不过背后则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原本有‘富马酸二甲酯’的干燥剂,一包的成本大约是3.5分钱,现在不能用了,需要用单价3角6分的防霉片代替,成本变成10倍。”当地一家出口型鞋类制造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以此计算,每双鞋的成本要增加3角多,三双就是一元钱,30万双就是10万元。 尽管此前已有反倾销壁垒,但据悉,欧美市场仍然占据我国鞋类出口很大的比例。据统计,2008年我国鞋类出口总额296.6亿美元,出口欧洲53.7亿美元,占总量的18.11%。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09/6/11 9:06:3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