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因素推动油价上行 |
 |
|
|
|
|
在经历去年行情跳水以后,今年3月份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已经达到50美元/桶,比前期34美元/桶的最低价位,涨幅超过40%。应当说,全球石油市场行情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价格筑底基本完成。
今后国际市场油价大趋势如何?整体分析,虽然世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还有可能遭受更大冲击,导致石油需求难以迅速复苏,近期市场行情有可能继续弱势运行,但从中远期来看,受到三大因素推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以震荡上行为主调。
一是通货膨胀因素。此轮超级石油牛市起始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10多美元/桶价位,一直上涨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的大幅度贬值。有专家粗略计算过,2008年国际市场平均油价97美元/桶,如果剔除美元贬值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35美元/桶。在此期间,美元至少贬值了一半。
为了救市,减少失业,解决当前最紧迫的经济问题,世界各国大量注入流动性。这样做的副作用是巨大的,很有可能导致今后严重通货膨胀。美国已经累积了大量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并且还必须继续依靠更多财政赤字和巨额举债来刺激经济。最近,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计划,等同于开动印钞机“救市”。大量增加货币供应,最终会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难以避免。目前,越来越多的避险资金开始涌进大宗商品市场,国际油价一定会再次强劲上升。
二是供应偏紧因素。应当说,现阶段全球石油产能过剩只是暂时情况,供应偏紧才是常态。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国一起进入工业化后,全球石油需求持久旺盛。二是目前石油价格低迷,将导致产能投资不足,进而影响未来石油供应。据有关资料,由于世界金融海啸冲击和油价暴跌影响,仅海湾国家石油投资就减少了2000亿美元,紧缩幅度接近20%,许多计划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项目被推迟了5年。因此,国际能源机构担忧,这将会影响今后几年的石油价格。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将会因为石油供应短缺而陷入新的危机,并且其危机规模和程度都将超过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
三是投机资本因素。投机资本在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作用不可忽视。大量投机性资金集中入市,可以显著放大市场需求,将价格推到远远超出正常供求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投机溢价”。
2008年石油价格一度达到147美元/桶的最高价位时,如果剔除投机性购买外,其真实供求关系下的价格水平绝不会超过50美元/桶。因为2008年全世界实际的日石油需求量只有8000多万桶,但是在炒作最疯狂时,每天交易的原油量有3亿桶。真正是“大象踏进澡盆”,其投机性购买量之多,“投机溢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而随着未来石油消费的逐步复苏,当石油价格下跌使其投资价值凸显时,国际资本还会卷土重来,再次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行情。
石油行情的低价时代是否已经结束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价格低迷只是金融危机下的暂时情况。金融海啸过后,石油价格还会重新回归货紧价扬的常态局面。为此,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早应对。
首先是国家要加大储备力度。中国是一个人均石油资源水平较低的国家。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0%左右,预计今后对进口石油(含天然气)的依赖性还会提高。因此,目前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低价行情应视为一种较好的投资机遇,在审慎评估市场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开拓海外石油资源。
其次是投资者可以进行战略做多。经过前一时期的大幅下跌,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价格下行空间已大为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其产品具有一定保值、升值空间,因此,为战略买进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09/4/11 8:36:0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