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限塑令”PK“白色污染” |
 |
|
|
|
|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垃圾”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为了一个更健康环保的环境,我们拒绝“白色污染”;为了我们的健康,拒绝“白色食品”、“白色用品”,还生活一个健康的彩色。
据调查,目前海口每天的城市垃圾约有1000多吨,三亚市400吨,文昌市也有100多吨,其中用废弃塑料袋盛装的垃圾最多达50%以上。这给城市垃圾的分拣处理带来极大困难。这些生活垃圾的处理形式主要是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在农村,除了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的污染外,废旧农用塑料薄膜对环境也有相当大的破坏。据统计,海南省生产瓜菜使用的包装袋、地膜、大棚薄膜等年用量约1万多吨。这些农用塑料薄膜制品使用后,多被丢弃在田间地头或焚烧、填埋处理。它们不仅产生人们视觉上的脏、乱、差污染,破坏海南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极大威胁着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已于10月实施。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海南依此规将有望远离“白色污染”。
解决白色污染的另一个策略就是自今年6月1日实施的“限塑令”,屈指算来,“限塑令”实施到现在已4个多月了。近日,笔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商场、超市严格执行“限塑令”,塑料袋的用量明显减少;但在某些农贸市场、社区小店、蔬菜水果摊点,免费赠送塑料袋的情况有抬头之势。
如何让“限塑令”更好地落到实处?倡导环保的人士称,“限塑令”是要告诉消费者少用塑料袋。因此,除了塑料袋坚持有偿使用外,相关部门还要更多地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限塑”最终目的是要让消费者主动“禁塑”,通过有偿使用塑料袋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有关部门应尽快寻找经济又环保的替代品提供给消费者,并严厉查处兜售违规塑料袋的制造商和销售人员。同时,建立垃圾回收体系,让“限塑令”落到实处。
|
|
|
温州市中伟磁传密封设备厂-----〖新闻资讯〗 |
「2008/10/23 8:42:35」 |
|
|
|
|
|
|